headphones
小米将推出新款SUV,挑战特斯拉在中国的竞争力
币圈狂人
币圈狂人
authIcon
趋势观察者
05-19 20:30
Follow
Focus
中国科技公司小米本周扩大了其电动汽车领域的雄心,推出了 YU7 电动 SUV 以及其他备受瞩目的硬件产品。
Helpful
Not Helpful
Play

中国科技公司小米将于本周四(5 月 22 日)扩大其电动汽车 (EV) 目标,推出 YU7 电动 SUV 以及一系列其他备受瞩目的硬件产品。

此次活动定于北京时间晚上 7 点开始,标志着小米成立 15 周年,该公司正试图挑战特斯拉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是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尽管小米自身存在不足,但仍对特斯拉构成威胁

YU7小米电动汽车的第二款量产车型,也是该公司首次进军 SUV 领域,被称为升级版特斯拉 Model Y 的直接竞争对手。

今年早些时候披露的一份监管文件证实,YU7 的尺寸为长 4,999 毫米、宽 1,996 毫米、高 1,600 毫米,轴距为 3,000 毫米,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 Model Y 的 4,797 毫米、宽 1,920 毫米、高 1,624 毫米和轴距 2,890 毫米。

额外的体积可以转化为更大的车内空间,这是中国以家庭为导向的SUV市场的一个关键卖点。

2024年3月,小米电动汽车部门凭借SU7电动轿车一鸣惊人。SU7的定价和定位与特斯拉Model 3针锋相对,迅速获得了市场关注;截至12月,SU7的月交付量已持续超越Model 3。

但悲剧和质量问题阻碍了它的成功。备受瞩目的撞机事件3 月底发生的一起涉及 SU7 的事故导致三人死亡,引起了监管机构和消费者的密切关注。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关于仪表盘安装、软件故障和乘坐质量的投诉。市场追踪公司汇编的最新保险登记数据中国电动汽车邮政数据显示,截至 5 月 11 日当周,小米电动汽车注册量下降至 5,180 辆,较前一周下降近 9%,连续第三周下降。

尽管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小米电动汽车4月份交付量仍超过2.8万辆,这是其连续第七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这一业绩既凸显了该品牌忠实粉丝群体的强大实力(这些粉丝群体源于该公司15年来在智能手机和家电领域的深耕),也凸显了中国市场对价格具有竞争力、功能丰富的电动汽车的压抑需求。

该公司还将在发布会上推出其他产品

除了汽车之外,周四的发布会还将推出小米首款自主研发的移动片上系统 (SoC) Xring O1。

Xring O1 标志着这家中国公司长期以来的“芯片梦”的一个里程碑,这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

据小米微博账号上的一篇帖子称,Xring O1 的研发投入高达 135 亿元人民币(约合 18.7 亿美元),小米计划在未来十年内至少再投入 500 亿元人民币用于芯片研发和设计。该公司发言人表示,这项承诺将于 2025 年生效。

小米早在2014年就首次涉足硅片领域,并于2017年推出了搭载其5C智能手机的28纳米澎湃S1处理器。在遭遇“各种挫折”后,该公司转向更简单的组件、电池管理和成像芯片,并在进军电动汽车领域的同年,彻底重燃了其移动SoC雄心。

“要转型成为一家领先的硬科技公司,攻克芯片开发是不可谈判的……我们全力以赴。”

六月

周四的发布会上还将首次亮相旗舰智能手机 15S Pro 和小米 7 Ultra 平板电脑,这标志着小米 EV 所称的公司“新起点”的到来。

总的来说,这些产品体现了小米构建紧密集成生态系统的战略,效仿华为和苹果等竞争对手的做法,将专有芯片、软件和硬件融合在一起,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

分析师相信小米凭借激进的定价策略、巨额研发投入以及庞大的零售和线上渠道,可能对特斯拉在中国的据点构成严重威胁。据报道,特斯拉Model Y SUV已经艰难的开始尽管该公司试图通过大幅折扣来吸引市场。

Cryptopolitan 学院:厌倦了市场波动?了解 DeFi 如何助你建立稳定的被动收入。立即注册

Open the app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DisclaimerAll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hyperlinks, related applications, forums, blog media accounts, and other platforms published by users are sourced from third-party platforms and platform users. BiJieWang makes no warranties of any kind regarding the website and its content. All blockchain-related data and other content on the website are for user learn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do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legal, or any other professional advice. Any content published by BiJieWang users or other third-party platforms i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BiJieWang. BiJieWang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e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You should use the related data and content with caution and bear al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you independently research, review, analyze, and verify the content.
Comments(0)

No comments yet

edit
comment
collection
lik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