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phones
“美丽大法案”在众议院惊险过关!闯关参议院时间紧迫
货币探险家
货币探险家
authIcon
资深研究
Follow
Focus
特朗普的全面减税法案在众议院以215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两名共和党议员倒戈,一名共和党议员“弃权”。
Helpful
Not Helpful
Play

周四,共和党控制的美国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一项全面的税收和支出法案,该法案将落实特朗普的大部分政策议程,并使美国背负数万亿美元债务。

特朗普所谓的“美丽大法案”以215-214票通过,众议院所有民主党议员和两名共和党议员投反对票,另一名共和党议员“弃权”。

该法案现在将提交参议院(共和党拥有53席比47席的多数优势),参议院预计要到6月初才会审议该法案。参议院共和党高层表示,参议院可能在通过前对法案作出重大修改。

“美丽大法案”将兑现特朗普的多项民粹主义竞选承诺,包括对小费和汽车贷款提供新的减税优惠,并增加军事和边境执法支出。据无党派的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数据,未来十年,该法案将使联邦政府36.2万亿美元的债务增加约3.8万亿美元。

法案还需在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获得批准、特朗普签署之后才能成为法律。在众议院投票前,议员们经历了马拉松式的努力,连续两个晚上都在辩论该法案。

长达1000页的法案将延长特朗普第一任期内2017年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政策,取消民主党前总统拜登推行的多项绿色能源激励措施,并收紧贫困人群医疗和食品项目的资格。法案还将为特朗普打击非法移民提供资金,新增数万名边境警卫,以建立每年可驱逐多达100万人的能力。

尽管对美国债务的担忧与日俱增(债务已达GDP的124%),且穆迪上周刚刚下调美国最高信用评级,法案仍在众议院通关。

本世纪以来,美国政府每年均出现预算赤字,共和党和民主党政府都未能使支出与收入平衡。

CBO数据显示,去年美国政府每支出8美元就有1美元用于支付利息,超过军费开支。未来十年,即使不考虑特朗普的预算法案,随着人口老龄化推高政府医疗和养老金成本,这一比例将升至每6美元中占1美元。

值此之际,投资者对美国财政状况和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举措感到不安,正越来越多地抛售美元和其他构成全球金融体系基石的美国资产。

“美丽大法案”的共和党支持者认为,不通过法案将导致许多美国家庭税负增加。他们还计划利用该法案将美国债务上限提高4万亿美元。财政部预测,如不提高上限,美国最早可能在8月或9月出现违约,从而增加了时间表的紧迫性。

“国家的成功取决于此,”俄克拉荷马州共和党众议员斯蒂芬妮·比斯(Stephanie Bice)周三表示,“这些是总统非常支持的促增长目标,因此我们正在推进。”

民主党抨击该法案过度惠及富人,同时削减美国工薪阶层福利。CBO发现,法案将减少美国最贫困10%家庭的收入,并增加前10%高收入家庭的收入。

“这项法案是一场骗局,一场旨在从美国人民手中窃取财富、送给特朗普的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朋友的税收骗局,”民主党众议员吉姆·麦戈文(Jim McGovern)表示。

Open the app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DisclaimerAll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hyperlinks, related applications, forums, blog media accounts, and other platforms published by users are sourced from third-party platforms and platform users. BiJieWang makes no warranties of any kind regarding the website and its content. All blockchain-related data and other content on the website are for user learn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do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legal, or any other professional advice. Any content published by BiJieWang users or other third-party platforms i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BiJieWang. BiJieWang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e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You should use the related data and content with caution and bear al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you independently research, review, analyze, and verify the content.
Comments(0)

No comments yet

edit
comment
collection
lik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