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phones
债券市场崩盘即将来临,损失将达30万亿美元。鲍威尔能拯救我们吗?
币圈狂人
币圈狂人
authIcon
趋势观察者
05-19 21:30
Follow
Focus
警告信号就在我们眼前:30 万亿美元的债券市场即将崩溃,似乎没有人知道如何阻止它,甚至美联储也不知道
Helpful
Not Helpful
Play

警告信号就在我们眼前:30 万亿美元的债券市场崩溃即将到来,似乎没有人知道如何阻止它,甚至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也不知道。

据穆迪报告,美国信用评级上周五,美国国债评级被下调,导致其最新AAA评级下调一级至Aa1。周一,投资者毫不犹豫地抛售债券,收益率飙升。

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至5.012%,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升至4.54%,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升至4.023%。这不仅仅是一次反应,更是一次崩溃。

穆迪解释称,这一决定的直接原因是,维持美国政府不断膨胀的赤字的成本不断上升,而利息支出的增加和金融环境的收紧使赤字雪上加霜。该机构表示:

“在我们21个等级的评级中,此次下调一级反映了十多年来政府债务和利息支付率的上升,其水平明显高于评级相似的主权国家。”

美国降级后,欧洲和亚洲债券收益率飙升

大西洋彼岸,英国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从4.64%升至4.75%。分析师表示,这一上涨是由英国央行的紧缩策略推动的,该策略提高了借贷成本。与此同时,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60%小幅上涨至2.64%。

欧盟委员会也未能提振信心。同日,欧盟委员会将2025年欧元区GDP增长预期从1.3%下调至0.9%,理由是财政和贸易问题。

印度债券市场基本保持稳定。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于6.27%,交易员注意到,在上周大幅下跌后,收益率曲线有所回稳。不过,收益率曲线正在趋陡,这通常预示着未来将出现问题。

日本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至 1.49%,原因是日本银行今年早些时候,美联储将利率上调至 0.5%,并取消了刺激计划,该计划提高了借贷成本并削减了债券购买量。

中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下滑至1.66%,但这仅仅是因为没有人预期2025年经济会真正复苏。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通胀上升速度也不足以刺激需求。

韩国也呈现上涨势头。截至5月16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69%,3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366%,5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2.501%。

特朗普抨击美联储,鲍威尔维持高利率

在美国,鲍威尔拒绝降息,也拒绝向经济注入新的流动性。几个月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一直在公开攻击鲍威尔。周六,他发布在 Truth Social 上:

“几乎所有人的共识是,‘美联储应该尽早降息,而不是推迟。’太晚了,鲍威尔,一个以太晚而闻名的人,可能会再次搞砸——但谁知道呢???”

尽管如此,鲍威尔并未改变政策方向。他坚持“长期维持高利率”的策略,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他的理由是什么?持续的关税相关通胀和强劲的经济。但华尔街预计2025年只会降息2.7次,短期内降息的预期正在消退。

如果鲍威尔坚持立场,债券收益率可能会继续升破5%的危险区间,推动市场接近全面抛售。这可能会打击消费者借贷,使抵押贷款利率超过目前的7.5%,并扼杀房地产市场的任何复苏。随着融资成本上升,企业投资也将受到影响,而且早期迹象已经显示,第一季度GDP受关税压力而疲软。

消费者对美国 GDP 的贡献率可能也会下降,尤其是在通货膨胀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债券市场崩盘可能会扼杀经济,如果鲍威尔不尽快采取行动,他将受到严厉指责。

但有一个问题。过早降息,尤其是在关税可能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造成高达1%的影响的情况下,可能会再次引发通胀,甚至可能比2008年那个决定性的年份还要严重。鲍威尔已经明确表示,他不会向政治屈服。然而,如果债券市场崩溃,他可能别无选择。

如果事态失控,美国可能面临债务偿还危机。预计2025年将达到2万亿美元赤字,而目前的利息支出(已占预算的15%)将难以为继。这意味着其他部门的支出削减、更多评级下调,以及财政部信誉可能再次受到打击。

银行也面临威胁。那些持有在宽松货币时代购买的低收益债券的银行,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地区性银行,将遭受巨额损失。我们之前在2023年的硅谷银行就曾见过这种情况。下一次危机可能就没那么容易控制了。

Cryptopolitan Academy:想在 2025 年实现财富增值吗?欢迎参加我们即将推出的网络课程,学习如何利用 DeFi 实现增值。保存您的位置

Open the app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DisclaimerAll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hyperlinks, related applications, forums, blog media accounts, and other platforms published by users are sourced from third-party platforms and platform users. BiJieWang makes no warranties of any kind regarding the website and its content. All blockchain-related data and other content on the website are for user learn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do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legal, or any other professional advice. Any content published by BiJieWang users or other third-party platforms i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BiJieWang. BiJieWang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e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You should use the related data and content with caution and bear al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you independently research, review, analyze, and verify the content.
Comments(0)

No comments yet

edit
comment
collection
lik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