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的创业者们,或许正经历着市场的低谷与迷雾。2025年,加密货币市场周期的波动、监管的不确定性,以及基础设施阶段的逐渐饱和,让不少人开始质疑:区块链的未来在哪里?
然而,正如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肖风在2025年香港Blockchain峰会上的分享所言,“这不是危机,而是拐点,是下一个爆发的积蓄期”。他以十年深耕行业的“着魔”信仰,呼吁创业者们重新审视区块链的本质与机会:“你现在看到的区块链,正是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配套的新一代金融革命。”
本文基于肖风的演讲——《Blockchain:从原点出发》,结合权威媒体最新报道,深入探讨区块链行业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层的转型趋势,剖析去中心化交易所(DeFi)在其中的核心角色,也为加密货币爱好者和区块链研究者提供一份颇具洞见与实用价值的分析。
区块链行业的历史性拐点:从协议到应用
基础设施阶段的终结
自2009年比特币诞生以来,区块链行业经历了从“技术实验”到“基础设施搭建”的第一个增长周期。比特币引入了分布式账本的概念,以太坊带来了智能合约的突破,而诸如Solana、Polkadot等Layer1公链则进一步优化了性能与扩展性。根据Cointelegraph的报道,截至2025年,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63.83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底层协议的成熟与机构采用的加速。然而,肖风在香港峰会上指出,公链时代已基本结束,单纯依靠“发币”或“做协议”的暴富机会已不复存在。
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过去,区块链行业的焦点集中在Layer1和Layer2的性能优化、共识机制创新以及跨链互操作性上。然而,随着以太坊的合并(Merge)完成、Solana的高吞吐量实现,以及Cosmos的IBC协议普及,基础设施的竞争已进入尾声。创业者若继续执着于开发新的公链,不仅面临技术门槛的高企,更可能错过真正的风口——应用层。
应用爆发的信号
2025年的香港Blockchain峰会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行业的叙事正在从“搭框架”转向“建应用”。肖风提到,峰会讨论的热点已从协议设计转向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PayFi(支付金融)以及稳定币支付等应用场景。这种转变反映了市场对区块链实际价值的需求:如何利用分布式账本解决现实世界的痛点?
以稳定币为例,2023年全球稳定币结算总额已达16万亿美元,超越了VISA和Mastercard的总和。尤其在跨境电商领域,USDT等稳定币通过“扫码秒到账”的特性,极大降低了支付成本和时间。肖风分享了一个生动的案例:一位美国消费者在跨境电商平台购买50美元的T恤,支付USDT后,中国商家可立即备货并通过空运一周送达。这种效率不仅推动了中国180亿个国际包裹的出口,也让香港加速立法支持稳定币,以巩固其全球贸易结算中心的地位。
此外,DeFi(去中心化金融)作为应用层的先锋,正在重塑金融体系。根据The Block的报道,2024年DeFi协议的锁仓量(TVL)已突破1000亿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传统金融相比,DeFi通过超额抵押和闪电贷等机制,显著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了系统性风险。这些应用场景的兴起,标志着区块链行业正迈向第二增长曲线。
去中心化交易所(DeFi):区块链应用的先锋
DeFi的核心价值:效率与透明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是DeFi生态的核心组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无需中介的点对点交易。相较于传统中心化交易所(CEX),DEX的优势在于去信任化、透明性和用户对资产的完全控制。肖风在演讲中强调,区块链的本质是“降低信任成本,提升系统效率”。DeFi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者。
以Uniswap和PancakeSwap为例,这些DEX通过自动化做市商(AMM)机制,为用户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交易体验。根据Cointelegraph的数据,2025年Uniswap的日交易量已超过10亿美元,显示出其对中心化交易所的强力挑战。更重要的是,DeFi的链上数据实时披露、不可篡改,使得交易过程完全透明,消除了传统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
DeFi的创新模式:超额抵押与闪电贷
肖风特别提到DeFi的两种创新模式:超额抵押贷款和闪电贷。传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仅为12%,杠杆率高达7-8倍,2008年次贷危机暴露了其系统性风险。而DeFi的超额抵押机制要求用户提供高于借款额的抵押品,例如抵押10万美元的比特币最多借出5万美元。这种机制将风险控制在可量化的范围内,避免了高杠杆带来的系统崩溃。
闪电贷则进一步展示了DeFi的效率优势。用户可以在一个区块内(通常几秒钟)完成借贷和归还,无需提供抵押品即可获取短期流动性。这种高频次、小额利润的模式,使DeFi的年资金周转速度达到传统银行的10倍。The Block报道称,2024年闪电贷的交易量同比增长50%,成为套利交易者和算法交易者的首选工具。
DeFi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DeFi展现了巨大潜力,但其发展仍面临挑战。首先是监管的不确定性。肖风提到,RWA代币化需要符合证券监管要求,而DeFi协议的去中心化特性可能引发合规争议。其次是技术安全问题,例如2016年以太坊DAO事件因智能合约漏洞导致6000万美元的损失,凸显了清算机制设计的重要性。
然而,挑战也孕育着机遇。Cointelegraph报道称,Web3安全平台Immunefi与Dedaub合作,推出Magnus安全运营中心,保护了超2200亿美元的链上资产。此外,零知识证明(ZKP)技术的进步为DeFi的隐私保护和合规性提供了新解法。这些技术突破为DeFi的规模化应用铺平了道路。
对于加密货币爱好者而言,DeFi不仅是投资机会,更是参与区块链生态的入口。通过提供流动性、质押资产或参与治理,用户可以获得交易费用和代币奖励。例如,STONTON.fi等平台允许用户质押tsUSDe以赚取收益,吸引了大量寻求被动收入的投资者。
RWA与PayFi:区块链落地的两大抓手
RWA: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化
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是将链下资产(如房地产、债券、黄金)转化为链上可交易的数字资产。肖风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法币代币化(如USDT)、金融资产代币化(如BlackRock的BUIDL基金)、实物资产代币化。2024年,BlackRock的BUIDL基金已突破1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成为RWA领域的标杆。
RWA的核心挑战在于链下资产的真实性验证和合规性。肖风举例,黄金RWA若由持牌金融机构发行并由汇丰银行托管,其可信度远高于矿商直接代币化的产品。预言机(Oracle)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Chainlink等加密原生预言机已实现价格数据的上链,而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有望为实物资产提供链上数据背书。
对投资者而言,RWA提供了低风险、高流动性的投资选择。例如,代币化的美元货币基金可通过DeFi协议获得4.5%-9.5%的年化收益率,远超传统金融产品。然而,肖风提醒,RWA的成功需解决“独特价值”问题:代币化必须带来传统金融无法实现的增益,否则仅是“换皮”创新。
PayFi:重塑全球支付体系
PayFi(支付金融)是区块链在支付领域的又一突破。2024年,基于稳定币的支付与清算总额达到16.16万亿美元,完全绕过了传统银行和SWIFT系统。肖风强调,稳定币支付对中国跨境贸易的意义尤为重大。义乌的小商品商户接受USDT支付,无需银行账户即可完成全球结算,极大提升了效率。
香港的稳定币立法和美国的美元稳定币政策反映了全球对PayFi的重视。特朗普政府明确要求在2025年8月前通过美元稳定币立法,以确保美元在新型金融基础设施中的主导地位。这不仅是对传统金融的颠覆,也为DeFi和PayFi的融合提供了政策支持。
AI与区块链的融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金融基石
AI+Crypto的必然趋势
肖风在演讲中提到,AI与区块链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体两面”。这一观点得到了行业领军人物的共鸣。Sam Altman通过Worldcoin推动“AI+Crypto+软件”路径,Elon Musk则以Dogecoin和自动驾驶探索“AI+硬件+Crypto”方向。Cointelegraph报道称,Worldcoin的全球用户已突破1000万,每季度发放的代币价值数亿美元,展现了AI驱动的超主权货币潜力。
在技术层面,AI与区块链的结合正在催生分布式推理网络。肖风透露,万向区块链实验室正开发一个支持200-20000台设备协同完成AI推理任务的系统,预计2025年底启动TGE(代币生成事件)。此类项目通过区块链的激励机制,激活边缘计算节点的算力共享,为AGI(通用人工智能)的落地提供了基础设施。
财富分配的新范式
AI的快速发展将重塑全球财富分配体系。肖风提到,AGI时代可能催生UBI(国民基本收入)甚至UHI(国民高等收入),而区块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工具。Worldcoin的World ID系统通过虹膜扫描构建全球身份认证,为超主权货币的分配奠定了基础。The Block报道称,Worldcoin的World Chat功能已集成到其钱包,增强了用户间的去中心化交互。
对于投资者而言,AI+Crypto项目不仅是技术前沿,也是高回报的投资领域。Dawgz AI($DAGZ)等新兴项目结合AI驱动的交易自动化与区块链,吸引了大量早期投资者的关注。然而,肖风提醒,真正的AI+Crypto创新需要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而非简单的“发币”炒作。
投资与创业建议
投资者的机会
对于加密货币爱好者,区块链应用爆发期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机会。你可以选择TVL高、社区活跃的DeFi协议,如Uniswap、Aave,通过提供流动性或质押赚取收益;可以关注合规性强的代币化金融产品,如BUIDL基金,兼顾稳定性和增值潜力;可以投资具有明确工程落地的AI+Crypto项目,如分布式推理网络,规避纯概念炒作;还有Meme币,尽管投机性强,但如特朗普推出的Meme币仍可能因市场情绪带来短期收益。
创业者的方向
肖风建议创业者聚焦以下领域。首先是应用开发,基于现有公链开发解决实际需求的DApp,例如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其次是RWA解决方案,探索实物资产代币化的预言机系统和合规框架;AI+区块链也是AGI时代的服务需求,可以开发分布式算力网络或去中心化身份认证系统。
结语
肖风以“着魔”的信仰,描绘了区块链从原点出发的使命:让信任可计算、效率可提升、价值可全球流动。2025年的区块链行业,正站在从基础设施到应用爆发的历史性拐点上。去中心化交易所(DeFi)作为先锋,RWA和PayFi作为抓手,AI与区块链的融合作为未来,共同构成了这一轮金融革命的图景。
对于加密货币爱好者和区块链研究者而言,现在不是转行的时刻,而是抓住风口、投身应用的起点。正如肖风所言:“工业革命的背后,总有一场金融革命。”让我们以信仰为灯,以行动为舟,迎接区块链的下一个十年。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