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phones
中国4月大豆进口量降至10年来当月的最低水平,为何市场预期后市进口会增加?
货币探险家
货币探险家
authIcon
资深研究
Follow
Focus
海关总署5月9日发布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Helpful
Not Helpful
Play

海关总署5月9日发布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出口8.39万亿元,同比增长7.5%,进口5.75万亿元,同比下降4.2%。4月当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5.6%,其中,与上月相比,虽出口同比增速高位小幅回落至9.3%,但进口由降转为增长0.8%,外贸依旧展现出较强韧性。前4个月,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1.44万亿元,下降2.1%,占10.2%。其中,对美国出口1.07万亿元,下降1.5%;自美国进口3699.5亿元,下降3.7%。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同心聚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外贸延续平稳增长态势。4月份进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幅扩大、进口由降转增,展现出较强韧性。从进出口商品看。高技术产品表现突出,前4个月进出口1.52万亿元,增长7.4%。从经营主体看。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8.05万亿元,增长6.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9%,拉动同期我国整体进出口增长3.7个百分点。

前4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3.88亿吨,减少5.5%,进口均价(下同)每吨710.4元,下跌17.8%;原油1.83亿吨,增加0.5%,每吨3936.7元,下跌8%;煤1.53亿吨,减少5.3%,每吨569.6元,下跌22.2%;天然气3899.4万吨,减少9.2%,每吨3318.3元,下跌6.1%;大豆2319万吨,减少14.6%,每吨3283.2元,下跌15%;成品油1292.2万吨,减少25.6%,每吨4381.8元,上涨1.6%。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952.5万吨,减少1.1%,每吨1.05万元,下跌0.5%;未锻轧铜及铜材174.2万吨,减少3.9%,每吨6.9万元,上涨8.5%。同期,进口机电产品2.23万亿元,增长5.7%。

中国4月份铁矿石进口量比上月增长了9.8%

中国4月份铁矿石进口量为1.0314亿吨,比上月增长了9.8%。钢材产品进口量增长了4.0%,达到52万吨,而出口量持平,为1046万吨。

中国4月大豆进口量降至10年来当月的最低水平

中国4月大豆进口量降至10年来的最低水平,由于巴西因收获放缓和物流问题导致的发货延迟,扰乱了通常的货物流动,交易商和分析师表示。

根据路透社基于海关总署数据的计算,当月的总进口量达到608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1%,创下自2015年以来的当月最低水平。

据四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交易商称,现在大豆货物从港口运往压榨厂需要20-25天,而通常只需要7-10天。“压榨受到了打击,”一位消息人士说。

到5月初,中国北方和东北的一些压榨厂由于库存积压不得不减少产量或停止运营,一位交易商和分析师说,并补充说一些饲料厂已经没有库存,转而使用昂贵的现货货物。

大商所豆粕期货在4月底短暂上涨,但此后有所回落,预计来自巴西的货物将对价格造成压力。虽然压榨活动正在逐渐恢复,但市场参与者对潜在的港口拥堵仍持谨慎态度,如果延误持续的话。

从1月到4月,大豆到货总量为2319万吨,比去年同期的2715万吨下降了14.6%。预计5月和6月大豆进口量将大幅反弹,一些中国分析师和交易商预计每月数量约为1100万吨。

然而,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周三表示,5月份的大豆出口总量可能下降到1260万吨,这可能会限制运往中国的货物数量。

虽然周五的数据没有区分进口国别,但市场预期来自美国的购买量持续下降。截至5月1日当周,2024/25年度美国大豆对中国出口净销售量几乎为零,美国农业部的每周数据显示。

如果在今年晚些时候的销售季节之前没有达成协议,125%的报复性关税将实际上停止美国大豆进口。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即将在瑞士举行的贸易会谈上,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期望在贸易上取得进展,并可能减少对中国的145%美国关税。

进口利润减少,中国4月煤炭进口同比下降

中国4月煤炭进口量同比下降了16%,因为国内价格走弱使得进口利润减少。4月进口量为3783万吨,低于2024年4月的4525万吨,这次下降标志着中国煤炭进口连续第二个月同比下降,此前自2022年11月以来每个月都在增长,除了受农历新年假期影响的1月和2月。

国内价格处于四年来的最低点,削减了进口煤炭的利润。根据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5月8日中国国内热值为5500千卡/公斤的中等品质煤炭价格为每吨648元(约合89.55美元)。这是自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比一个月前的676元有所下降。国内产量在3月份达到了4405.8万吨的历史新高。

2024年4月进口量也较高,部分原因是在煤炭中心山西发生了一系列矿难,迫使矿山关闭进行检查,限制了国内产量。

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煤炭进口量为1.5267亿吨,比去年同期的1.6115亿吨下降了5.3%。

中国4月原油日均进口量同比去年增长7.5%

中国4月份的原油进口量较前一个月有所减少,但同比去年增长7.5%,这主要是由于受到制裁的货物大量交付,以及国有炼油厂在维护停产期间增加库存所致。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4月份进口总量达到4806万吨,相当于每天1169万桶。这一数字比3月份的1210万桶/日要低,但比2024年4月的1088万桶/日要高。

在3月份创下伊朗石油进口记录之后,包括原油和凝析油在内的伊朗货物有所下降,但根据Vortexa Analytics的估计,但仍然强劲,接近每天150万桶。

中国在4月份还创下了俄罗斯北极原油的进口记录,总量约为每天28万桶,以弥补伊朗供应量的减少,Vortexa指出。

交易商和Vortexa表示,4月份的整体采购量,包括国有炼油厂的“主流”、未受制裁的供应量,有助于增加库存。“4月份,中国陆上储油罐的原油库存显著增加。截至5月4日的五周内,平均库存增加速度超过了每天110万桶,”Vortexa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然而,交易商警告说,3月和4月交付的一些伊朗石油存放在储罐中,由于制裁的担忧,一些大型独立炼油厂不敢购买,导致伊朗轻质原油相对于布伦特原油的折扣加深至每桶2.3-2.4美元,而之前为2美元。

数据显示,前四个月的进口量为1.8303亿吨,即每天1113万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5%。

然而,由于燃料需求疲软,炼油厂面临利润微薄的问题。炼油巨头中石化上周报告称,季度收益几乎下降了30%,部分原因是国内燃料需求下降。中石化的原油加工量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1.8%,国内燃料销售下降了5.3%。

周五的数据还显示,4月份包括柴油、汽油、航空燃油和船用燃油在内的成品油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0%,达到501万吨。年初至今,出口量同比下降了10%,达到1743万吨。包括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LNG)在内的天然气进口量上个月同比下降了6%,达到967万吨,而1月至4月的进口量为3899万吨,比2024年同期下降了9%。

中国4月铜精矿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4月,中国铜精矿进口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同时未锻轧铜及铜材的进口量也保持稳定。市场分析师表示,原因是国内铜冶炼产能的扩张计划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上线,尽管该行业已经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4月铜精矿进口量达到290万吨,同比增加25%,环比3月增长22%。今年迄今,铜精矿进口量增长了7.3%,达到1,000万吨。此外,中国4月未锻造铜及铜产品的进口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为43.8万吨,因为供应商急于赶在美国关税生效之前将货物运往美国。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称,自2021年以来,中国的铜熔炼产能增加了四分之一,并且预计今年还将再增加大约10%,尽管海外矿山关闭使得铜精矿(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依然紧张。

一位铜交易员表示:“铜精矿进口量激增是为了满足冶炼厂的产能扩张计划,因为它们需要在下半年开始生产之前储备库存。”

分析师普遍预计,中国强劲的铜需求将继续吸引越来越多的这种工业金属。然而,本月由于美国进口关税预期导致铜流向美国,这种转变推动美国COMEX的铜库存截至周三飙升至156,623吨,自3月底以来增长了61%,并达到201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Open the app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DisclaimerAll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hyperlinks, related applications, forums, blog media accounts, and other platforms published by users are sourced from third-party platforms and platform users. BiJieWang makes no warranties of any kind regarding the website and its content. All blockchain-related data and other content on the website are for user learn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do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legal, or any other professional advice. Any content published by BiJieWang users or other third-party platforms i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BiJieWang. BiJieWang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e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You should use the related data and content with caution and bear al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you independently research, review, analyze, and verify the content.
Comments(0)

No comments yet

edit
comment
collection
lik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