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phones
“烧钱上头”的AI豪赌:科技巨头不惜3000亿狂砸数据中心
货币探险家
货币探险家
authIcon
资深研究
05-06 06:03
Follow
Focus
经济衰退阴云未散,科技巨头仍不减对AI的狂热投入,华尔街有人开始担忧:回报未明、增长放缓,AI这场豪赌,会不会烧得太猛了?
Helpful
Not Helpful
Play

一些分析师预计,即使整体IT预算受到挤压,AI支出仍将是优先事项;但也有其他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最新财报季后,有一点已经十分明确:大科技公司计划继续大举投资,用庞大的预算推进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建设。

尽管由于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今年市场出现抛售,加剧了华尔街部分人士的担忧——在当前AI回报率仍不高的情况下,公司是否在AI上投入过多。一些人担心,如果经济陷入衰退,这些公司可能不得不削减开支,而这可能会影响像英伟达(NVDA.O)这样的芯片制造商,以及其他因AI支出热潮而受益的硬件公司。

但到目前为止,大科技公司并没有退缩。Evercore ISI分析师指出,美国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资本支出增长加速至71%,总额约810亿美元。

Alphabet(GOOGL.O)微软(MSFT.O)在本轮财报季中重申了其资本支出预期Meta Platforms(META.O)则上调了其资本支出前景亚马逊(AMZN.O))本周虽未给出全年资本支出预测,但确认第一季度支出为243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AI服务需求。今年2月,亚马逊曾预计全年支出节奏将达到约1000亿美元。

综合来看,Meta、亚马逊、Alphabet和微软仍有望在今年合计投入超过3000亿美元,用于AI数据中心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从股价反应来看,华尔街似乎对这些支出计划基本满意。

一些分析师认为,即使整体预算收紧,AI仍将是重点。

市场研究公司IDC总裁Crawford Del Prete上个月在特朗普政府关于关税政策反复变动后表示:这确实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情况。他说,他刚刚与一位信息技术高管谈过,对方正在叫停支出计划。他们在拖延,他们在冻结预算。他说。

就在几周前,IDC还预测今年整体IT支出将增长约9%,但现在分析师预期增长仅为4%5%Del Prete表示,由于我们正面临的复杂关税环境,整体存在不确定性,企业的普遍态度是谨慎。他预计企业将继续投资AI基础设施,但会以牺牲其他IT支出为代价,而后者预计将放缓。

企业会优先考虑AI相关投入,他补充说,他们正在暂停一些新的项目,比如变革业务模式的计划。我看到最大幅度的停滞就在这些新项目上,但他们并没有全面叫停,只是按下了暂停键。他还说,如果企业暂停AI开发相关的计划,会对后续产生巨大连锁反应

Raymond James分析师Srini Pajjuri周五的客户报告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虽然新增关税可能会影响硬件需求,但我们预计AI相关支出会更具韧性,因为其项目周期长,且超大规模服务商之间竞争激烈。他写道。

周财报发布前,投资者对AI支出已有不少担忧与疑问。彭博社报道称,亚马逊和微软正在收缩一些早期数据中心项目,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但两家公司随后都在LinkedIn上发布帖文,表示其支出计划不变,仍保持坚定承诺。

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在公司周三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实际上,在过去十到十五年间,我们一直都在对建设、租赁及建设节奏进行调整。他对微软当前的AI发展进度感到满意,并表示公司会考虑能源需求、地域平衡和未来工作负载需求等因素。

微软预计当前季度仍将无法满足AI云计算的全部需求。

Evercore ISI分析师Amit Daryanani表示:我们认为资本支出预期的上调应能缓解市场对数据中心需求暂停或放缓的担忧。

不过,即便本周财报已公布,仍有一些担忧存在,即公司可能过度投入,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在AI方面的进展,例如DeepSeek这类产品,正致力于降低AI计算所需的成本。

D.A. Davidson分析师Gil Luria表示:谷歌和Meta可能因为在AI领域逐渐落后而选择更具攻击性的策略,但这很可能会引起投资者的反感。他指出,如果他们在潜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仍坚持高得失控的资本支出计划,投资者可能会失去耐心。

与此同时,Seaport Research PartnersJay Goldberg周开始覆盖英伟达股票,并给予了全华尔街唯一的卖出评级。他的担忧之一是:企业和直接客户对AI预算的审查日益严格

Goldberg指出,企业正在寻找更具说服力的AI应用,而不仅仅是在有限领域实现10%20%的成本节约。他补充说:这本就是技术普及的自然过程,只是目前这个普及曲线看起来相当陡峭。

Open the app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DisclaimerAll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hyperlinks, related applications, forums, blog media accounts, and other platforms published by users are sourced from third-party platforms and platform users. BiJieWang makes no warranties of any kind regarding the website and its content. All blockchain-related data and other content on the website are for user learn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do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legal, or any other professional advice. Any content published by BiJieWang users or other third-party platforms i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BiJieWang. BiJieWang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e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You should use the related data and content with caution and bear al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you independently research, review, analyze, and verify the content.
Comments(0)

No comments yet

edit
comment
collection
lik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