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phones
干货 | 如何判断 Web3 项目融资的可靠性?其中都有哪些坑?
逃离重力
逃离重力
authIcon
web3资深研究
04-25 12:37
Follow
作者:Quinn,
 

近期, 团队收到不少反馈在问,你们是如何判断融资的真实性的?你们的录入标准是什么?甚至还有用户批评说,我们收录了很多虚假融资。这的确是一个很实际而尴尬的问题, 作为大家信赖的数据平台,在信息的可信度方面必须守住底线,但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我们不得不面临数据全面度、及时性与可信度方面的一些矛盾。

按照通常的标准,我们一般基于 Coindesk、The Block、Decrypt、Fortune 等可信媒体的报道录入投融资信息,也会参考项目方官方推特发布的融资信息,这也是所有融资信息平台的共同做法,主要差异在于融资收录的全面性、及时性以及呈现方式。

在过去几个周期,融资金额是绝大多数用户判断项目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不过,只要涉及到量化的数据,都无一例外会成为项目方耍弄诡计的对象。最近几个月,多个项目披露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例如 Wunder Social 近期宣布完成 5000 万美元融资,Rollman Management 领投;Solix 宣布完成 2950 万美元融资,Eclip Foundation 领投。其中,Rollman Management 最近几个月更是对至少10个项目进行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投资。

很多 KOL 也在借着融资的热点,推荐这些项目的参与机会,而这正是项目方的目的所在:利用高额融资吸引用户注意力,为其造势。但如果细究,这些融资会存在很多可疑点,例如投资方很不知名,项目本身也缺乏亮点、团队背景一般。

 可以判定,这些融资都是项目方与某些特定机构共同做局,虚假捏造的融资金额。对此,媒体已经发布多篇揭露报道,例如最“壕”加密风投机构 GEM Digital 背后:一场隐蔽而离奇的资本游戏》、《深挖 Rollman Management 的资本游戏:挂 VC 羊头,卖营销狗肉》)。对于此类情况的融资,我们会标注为存疑融资,其融资金额会出现一个提示符号,鼠标悬浮后会出现提示:该融资金额存疑,不纳入数据统计,仅供展示。

不过,可能是这个入口比较隐蔽,仍然有很多用户在质疑我们在收录假融资,带来误导性。也有用户在问,我们不会对融资进行独立验证吗?这不是我们不想验证,而是根本没有验证的渠道。项目融资过程就是一个黑箱,项目方与投资方没有披露具体转账过程与地址的义务,即便我们向参与方求证,作为利益相关方他们也只会肯定项目方的表述。

那怎么办?我们只能在录入与产品流程中进一步优化,对于可疑的融资事件新增多环节的审核流程,并显著提示用户。因此,我们在最近的产品调整中,将可疑融资的金额隐藏了,用户也不会在投融资一级频道看到这笔融资,只可以在项目详情页看到,某一个机构投资过该项目,并且具有可疑的标识,另外用户可以在页面的新闻模块看到其融资新闻。

出于透明性,我们也会定期统一披露此列情况的处理。

就在昨天(23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BitradeX 在新闻稿发布平台 Finance Feeds 宣布完成 1200 万英镑 A 轮融资,由 Bain Capital 领投,众多中文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考虑到 Bain Capital 是一家非常知名的 VC 机构,该新闻并非发布在可信媒体,且推特没有任何可信人士的关注,我们则没有录入这条融资信息。

除了直接编造融资,有些更加鸡贼的项目方则会在融资形式方面做文章,例如在融资金额中将“承诺融资金额”或者提供协议流动性(TVL)的金额加进去。什么是承诺融资?我们来看看 0G 的案例。去年 11 月,0G 宣布获得 2.9 亿美元融资,但文章中进一步提到,其中 2.5 亿美元属于代币购买和流动资本承诺。该项目 CEO Michael Heinrich 近期在接受吴说采访时解释说,这可以理解为一种额度,但不是预先商定价格,而是发币后在基于公开市场的定价来决定该额度的折扣。

也就是说,这笔承诺投资并没有实际发生,未来的金额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项目方将这类融资金额加到官方披露数据中,只能说明动机不纯。对于这种情况, 不会记录到数据库中,只记录了 40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金额。

KernelDAO 本月在澄清 Web3port 事件时,也暴露出融资中的一种黑箱操作。此前在去年 5 月,KernelDAO 宣布完成 900 万美元融资,Web3port 在其投资者名单之列,但由于 Web3port 近期名誉破产,KernelDAO 才公告称 Web3port 由于多种原因并未实际投资,其 SAFT 已经被取消。这说明, KernelDAO 在投资方实际投资前,就提前宣布完成了融资,那么还有其他投资者、其他项目存在类似情况吗?我们不得而知。

还有些情况下,项目方还会将老项目、老业务的投资方跟新投资方一起披露,以试图达到混淆视听的效果。这两天被激烈讨伐的 Balance 便是如此。区块链游戏平台 Balance 多次在 PR 中提及 a16z 是其投资方,领投其 3000 万美元融资,但进一步搜集信息可以发现,a16z 投资的并非 Balance 项目方本身,而是该项目母公司 E-PAL,而且是 2020 年与 2021 年分别领投。

当时,E-PAL 是一家游戏陪伴平台,专注于整合直播、语音聊天等社交功能,与 Web3 毫无关系。如今该团队转型 Web3,大概率意味着原有 Web2 业务难以维持,该公司或许会将 EPT 代币映射给 E-PAL 股权投资方 a16z,但这已经不能代表着 a16z 对 Balance 项目的任何认可。很多用户都是看着 a16z 投资的背景才去购买 Balance 的节点,但如今惨遭项目方的无情收割,这充分说明信息质量与精度的至关重要性。

那么总结而言,如何更好地去判断 Web3 项目融资的可靠性?

第一,我们可以很厚脸皮、很自信地说,在经过这么多案例的锤炼后,我们已经在数据录入流程进行了重新梳理并确立了新标准,存疑的数据都会标注出来,并独立验证。也就是说,使用 就可以过滤大多数可疑融资,有效提升信息搜寻效率。如果你发现存在录入错误的融资数据,欢迎向我们反馈,如果被采纳,我们可以给到每次 20-100U 的奖励。

第二,建立对投融资市场格局的基本认知,比如头部 VC 有哪些?超过 1000 万美元的融资金额,只有头部 VC 的参与,才具有可信度。头部 VC 也不会随便给普通小项目背书,大量知名 VC 背书的融资一般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哪些 VC 投资的项目币价表现更好?哪些 VC 投资大家项目更容易上大所等等。

第三,学会使用多维度数据综合判断项目可信度,比如团队背景、发布媒体和推特的关注情况,比如彭博社、Fortune 等媒体发布的融资可信度极其高,如果只在 Chainwire、GlobeNewswire 等新闻稿平台发布(价格一般不会高于1000U),可信度则较低。现在的趋势是,很多项目只在 X 平台首发融资,而不希望在其他媒体平台支付数千美元的 PR 费用,这就需要通过其 X 的关注者质量判断。

现在,很多推特插件都可以帮助用户查看一个推特的基本面情况, 网站也有提供此类信息。事实上,如果某项目在推特声称获得知名 VC 的投资,双方推特没有互动,且该项目推特没有可信行业人士的关注, 也不会录入此类信息。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对融资金额与 VC 祛魅。 最初诞生的时候,首页的第一屏除了搜索界面,大部分版幅都给到了融资轮次信息,但随着行业环境的变化,VC 不再对项目的发展前景起到关键性作用,叙事与社区才是,去年 Hyperliquid 的无 VC 、纯社区模式即是印证,而且头部 VC 投资项目币价拉胯乃至停运的情况比比皆是。 

DYOR,深入社区,吃透叙事,是破解融资黑箱、拿到大结果的终极钥匙。

Open the app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DisclaimerAll content on this website, hyperlinks, related applications, forums, blog media accounts, and other platforms published by users are sourced from third-party platforms and platform users. BiJieWang makes no warranties of any kind regarding the website and its content. All blockchain-related data and other content on the website are for user learn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do not constitute investment, legal, or any other professional advice. Any content published by BiJieWang users or other third-party platforms is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BiJieWang. BiJieWang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e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information on this website. You should use the related data and content with caution and bear al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you independently research, review, analyze, and verify the content.
Comments(0)

No comments yet

edit
comment
collection
like
share